我的账户
众联网校--重新引领学以致用!

重新引领学以致用!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 客服电话

    点击咨询 在线客服

    GMT: 9:30-19:30

    咨询热线

    400-833-8788

    售后热线

    400-833-8788

  • 众联网校--重新引领学以致用!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众联网校--重新引领学以致用!微信公众号

  • 试卷信息
  • 试卷试题
  • 分享至:
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音乐 历年真题(201803)

1、下面谱例出自民歌《南泥湾》,其旋律发展手法是( )。 单选题 2分

2、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 单选题 2分

3、下面谱例出自歌剧《卡门》,其体裁是( )。 单选题 2分

4、下面谱例中的速度标记是( )。 单选题 2分

5、下面谱例中,为第 6 小节选配的和弦是( )。 单选题 2分

6、图 1 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在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曾提及,它的名称是( )。 图 1 单选题 2分

7、下面谱例的曲作者是( )。 单选题 2分

8、下列图片中,哪一个是西周时期宫廷常用的乐器? ( ) 单选题 2分

9、下面谱例出自河北沧州《茉莉花》,它被运用在哪一部管弦乐作品中? ( ) 单选题 2分

10、首创“水磨腔”并被后人奉为“立昆之宗”,有“曲圣”美誉的戏曲家是( )。 单选题 2分

11、下面谱例出自哪一部京剧作品? ( ) 单选题 2分

12、下面谱例出自黎英海 1975 年的一首钢琴作品。 其旋律取材于哪一首古曲? ( ) 单选题 2分

13、下列选项中,歌曲名称与其音乐风格来源配对错误的是( )。 单选题 2分

14、下面谱例出自古典主义时期的《小夜曲》,其作曲家是( )。 单选题 2分

15、19 世纪,将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作品改编成钢琴超级练习曲的作曲家是( )。 单选题 2分

16、图 2 是爱德华·蒙克的作品《嫉妒》,与该画作同样受表现主义影响的歌剧是( )。 图 2 单选题 2分

17、20 世纪上半叶, 作曲家巴托克将西方作曲技术与哪一地区的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 ) 单选题 2分

18、下列属于格里高利圣咏演唱形式的是( )。 单选题 2分

19、图 3 中的乐器是( )。 图 3 单选题 2分

20、下面谱例所属音乐类型的特征之一是常以班卓琴伴奏,它是( )。 单选题 2分

21、青少年群体容易出现追星现象,同班级的学生往往有共同喜爱的歌星,这种行为倾向是( )。 单选题 2分

22、欣赏海顿《“惊愕”交响曲》时,老师说:“在平静的音乐中,时不时会出现一声突响,这种突响一共出现了几次? ”这一教学活动突出了哪一种音乐要素? ( )。 单选题 2分

23、图 4、图 5 呈现的演出形式从左至右依次是( )。 图 4 图 5 单选题 2分

24、教师在九年级“费加罗咏叹调”欣赏教学过程中加入创造环节,下列最适合作为创造教学活动的是( )。 单选题 2分

25、形式主义美学观特别强调音乐作品的形式属性,因此在增进审美领悟和审美敏感性方面,聆听音乐时更关注的是( )。 单选题 2分

26、下面谱例中,声部进入的先后次序是( )。 单选题 2分

27、两组学生跟随二声部音乐进行体态律动。 一声部单独出现时,另一声部律动停止;声部 之间是模仿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也是模仿;声部之间是交织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相互 协调配合。 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体现的关系是( )。 单选题 2分

28、表现性评价是指教师为测试学习结果而创设与其应用情境相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展 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下列评价方式属于表现性评价的是( )。 单选题 2分

29、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感觉运动阶段的认知主要通过看、听、动和接触等行为达成。 下列哪 一种行为属于感觉运动阶段? ( ) 单选题 2分

30、春秋时期,音乐活动摆脱了礼乐制度的束缚,乐教的职能开始转型。 下列选项与此描述 相对应的是( )。 单选题 2分

31、为民歌《工农齐武装》片段编配第二声部。 要求: (1)第二声部调式调性与第一声部相符。 (5 分) (2)编配后的二声部为典型的模仿关系。 (5 分) 简答题 18分

32、分析下面谱例。 要求: (1)判断调式调性。 (3 分) (2)写出曲式结构名称。 (3 分) (2)写出曲式结构图示。 (6 分) (3)写出第 9—10 小节与第 11—12 小节之间的关系。 (3 分) 简答题 18分

33、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川江船夫号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 (10 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 2 个课堂提问。 (15 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 (10 分) 附谱例: 简答题 18分

34、案例: 鉴赏课上,在欣赏莫扎特《第 40 交响曲》中的《g 小调小步舞曲》时,金老师要求学生谈谈感 受,有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觉得这是一首明快的乐曲。 ”金老师说:“这可是小调音乐呀,小调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 是明亮的? 还是暗淡的? ”在他的指导下,学生最终说出了让老师满意的答案。 问题: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分析金老师教学中的问题 (7 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 分)。 简答题 18分

35、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点评。 【课题名称】《丰收时节》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丰收时节》及综合创编 【主要目标】 ⑴学习维吾尔族基本舞蹈动作,感受“赛乃姆”节奏。 ⑵通过欣赏、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围绕“丰收时节”主题,尝试创作和表演,体会舞台表现 的综合性特征。 (其他目标略) 【学时】1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阶段(略) (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①作品赏析———天山脚下的《丰收时节》 (1)学习与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特色 师:示范维吾尔族舞蹈片段。 师问: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老师的动作在表现什么? 心情如何? (师生交流) 生:尝试模仿“摘葡萄”舞蹈动作。 师问:你们的动作与老师刚才的动作有何不同? (师生交流) 师:指导学习“摘葡萄”舞蹈动作。 (手部动作、脚步动作、方位) 生:舞蹈实践,感受“赛乃姆”及其典型节奏。 (2)欣赏舞蹈视频《丰收时节》 师问:作品运用了哪些舞蹈动作、哪些舞台表现手法来展现收获的喜悦? (板书:舞蹈动作、舞蹈队形、舞蹈形式、道具、布景、灯光) 师生交流舞台表现形式对“收获”这一舞蹈主题的塑造作用。 ②创编与实践———《收获时节》 师:出示创编主题“收获时节”,布置创编分组及要求。 (舞蹈组、配乐组、灯光组、布景组、摄影摄像组) 生:分组实施创作实践,教师指导。 生:创作展示,各组共同表演《收获时节》。 (三)小结 (后略) 简答题 18分

暂时没有数据
投票活动

推荐试题

关注我们
重新引领学以致用!

客服电话:400-833-8788

客服邮箱:wuhaiyu@zdhulian.com

GMT: 9:30-19:30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4-2023 众联网校-重新引领学以致用-广东众联万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Inc. Powered by 广东众联万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号:粤B2-20220428

办学许可证号:教民144060470001859,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1844008396,出版物零售许可证号:(粤)新出印证0712号,总部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市东上路39号越秀可逸新势力5-6栋

营业执照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26417号

技术支持: 众联科技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