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主张全面和谐教育思想的是()。 单选题 1分
2、“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的教育特点是()。 单选题 1分
3、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单选题 1分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强调的是()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 单选题 1分
5、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是()。 单选题 1分
6、某国采用的学制中没有像英国皇室那样的特权阶层,而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由此可以判断,该国采用的学制是()。 单选题 1分
7、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说:“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作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 单选题 1分
8、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程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间的彼此关系,这体现的新课程结构特征是() 单选题 1分
9、在生物课上,老师讲解了多肉的繁殖方法,要求学生回家后都自己尝试一下,养出属于自己的多肉植物。这种方法属于()。 单选题 1分
10、()试图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能集体上课,又有一定的研究讨论,还能够进行独立钻研。 单选题 1分
11、新学期一开始,某校就安排高一新生进行统一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层教学。根据教学评价功能不同的分类,这属于()。 单选题 1分
12、玲玲和小强是同桌,小强上课讲话被老师发现并且受到了批评,回家后玲玲对父母说:“小强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了,所以上课讲话是不对的。”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可知,玲玲应该处于()。 单选题 1分
13、小强原来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经老师实验演示,他认识到自己错了,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小强的这一认识变化过程属于()。 单选题 1分
14、小妮认为本学期期末考试失利的原因是自己不够努力,依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单选题 1分
15、在研究鲸鱼的各种特点之后,发现鲸鱼属于哺乳动物。这种知识迁移属于()。 单选题 1分
16、人们根据荷叶能够遮风避雨进而发明了雨伞。这种创造活动体现了问题解决中的()。 单选题 1分
17、明明在观看完电影《红海行动》后,被电影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所感染,一时间激起他强烈想要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情绪。他的这种情绪属于()。 单选题 1分
18、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单选题 1分
19、向儿童展示两个相同的泥球,将其中一个球挤压成细长形状,另一个球仍保留最初形状,然后问儿童是圆球的泥多还是细长条的泥多。七八岁的儿童大多回答二者的泥一样多。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时的儿童认知阶段处于()。 单选题 1分
20、小刚上次违反课堂纪律受到了老师和同伴的批评和教育,从那以后,他深刻地感受到了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每次想违反课堂纪律的时候,他总是在内心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对于小刚来说这属于()。 单选题 1分
21、个体一旦明确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就能免除孤独与怯懦,获得安全感。这体现了()的群体心理功能。 单选题 1分
22、德育过程必须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简答题 1分
23、知识越多,品德水平越高。 简答题 1分
24、接受学习都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都是有意义学习 简答题 1分
25、负强化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 简答题 1分
26、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简答题 1分
27、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简答题 1分
28、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简答题 1分
29、简述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简答题 1分
30、材料: 张林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爸妈也没有表示反对。后来,他发展到每天早上一起床就去上网,连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也不放过,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沉溺于互联网上紧张激烈的游戏、精美的图片和无拘无束的网上聊天而无法自拔。 老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全盘否定张林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起了互联网,聊了比尔·盖茨,充分肯定了他通过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并通过进一步交流,了解了张林的内心世界。针对他的情况,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例如,让他担任小组长,在每天的收发、检查作业及劳动值日的协调合作中,与同学建立互帮互助的关系。第二,针对他喜欢电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长,有计划、有落实,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网络知识。第三,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与他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张林对自己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有活抢着干。任课老师都反映张林像变了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问题:试以德育方法的相关理论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 简答题 1分
31、小宝同学是班主任陈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平时上课、写作业表现都很好。但经常一到考试就紧张、心跳加快、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形成对考试的恐惧感。 问题:请分析小宝同学在考试中出现了什么心理障碍?作为老师你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简答题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