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学员简报编辑整理而成
第 一 天
今天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心理沙盘课堂,两位老师的讲课很专业、也很有亲和力,让人很愿意去跟随思路听课。尤其感动于老师在一般女性退休的年龄,她对工作的敬业,佩服于老师对专业的传播,这也是一种对爱和幸福的传播。
对于“自己是自己心灵问题的专家,感恩过去的创伤和经历。”这两句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触。正所谓: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我们以前和现在所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学习前都会认为是他人的问题,是故意的针对,现在觉得那是来修练我的,让我经历、成长和进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更好的自己。
对于四不两重的工作原则: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重感受、重陪伴。如果真能时时做到,对于自己来讲真的是一个质的改变,人时常会回到旧的模式,在每个当下觉察自己真的很重要,需要不断的修炼。
对于集体沙盘的演练,真的感受到了,相同的物件,站在不同人的角度想法就会有所不同。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做到,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我们不能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要去聆听别人的声音。
——学员黄莉莉
今天在两位老师指导下,收获满满:
1、意识、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的区分,人很多时候处于无意识之中,可以说90以上是无意识状态。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所处的状态,也就是无意识的意识化。
2、我们需要面对无意识的态度:不分析、不解释、不评价、不判断、重感受、重陪伴,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难,总结最近和女儿的沟通,只是在六点中做到1-2点,已经改善了很多。
3、今天的第一个沙盘练习,我们组表现很棒,采用第二个方法,同心协力,相互之间弥补,建立了一个土豪之家,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尤其是在人文上的不足。
4、从别的小组的沙盘也学习到很多,比如每一个小组的做法不同,代表了不同人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而在每一个沙盘里,不同的人关注的角度千差万别,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世界;每一个小组的分享又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和思考,也有了更多的经验积累。
——学员丁勋
第 二 天
想要就买买买!我对自己从不吝啬,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想到就会给自己买很多很多的东西作为礼物,却忘了,这世界上有一个最需要礼物的人——过去的自己。
以前看很多心灵鸡汤,都会说要感谢过去的经历和让你难过的人,因为他们让你成长为今天更强大的自己。所以我一直都会说谢谢过去给予我那些不愉快的经历的人,谢谢受挫却不认输的自己,因为她们,才有了后来比赛中屡次获奖的我,有了被众人众星捧月一样争着宠着的我。可是每次得奖或是获得别人的称赞和肯定之后,我的快乐和满足持续时间都非常短暂,所以我会不断的征服,不断的索求,好让这种满足感持续更长的时间。
可是,通过今天的课程,我终于发现了,这其中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自己一直都没有真正放下过去,心里的那个孩子一直都那么的委屈和难过,却又无处发泄。谢谢老师,谢谢组里各位小伙伴,因为你们的努力,今天,我听到了心里那个孩子愉悦的声音,她说:“谢谢你的礼物,我很快乐!我满足了。”
以后再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也会努力尝试着从童年的经历去发掘深层的原因,然后再去想办法解决它。
而现在,我最想说的话是:“谢谢!”
——学员周敏仪
今天的沙盘技术学习,对扩大意识容器的内容比较有感觉。意识可以让我们更好、更快地察觉、认识我们整个人格。如果说,沙盘师的主人格就是意识容器,这个意识容器越大,主人格就越稳定,其整体人格就越趋近于和谐,沙盘师就越能有稳定而合适的工作角色和稳定的情绪。
上午我们小组在摆放主题为“初为人父母”的沙盘时,我选择沙具代表的是,希望我的女儿将来会成为琴棋书画精通的淑女,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其实,这一路走来,我也是按着自己的规划来培育她,只是,最终的她却是个无心无肺、比男孩子更男孩子的大姑娘。于是乎,每每她遇到什么事情向我倾诉的时候,我常常马上给她作出评判,当然,这也很容易引致她的不满。正如老师所说,你看到的是你内心的投射,而不是别人的想法。
我们确实需要在理解独特的“人格”理论中,扩大意识容器发展自己;在一次次直面心灵深处的感受中,处理“情结”成长自己。
——学员李季霞
第 三 天
感恩这一切的安排,让我有机会审视自己,学习如何正确释放那些负能,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成长。学会了关爱真正的自己,满足需求所发出的声音,拥抱那个正在闹情绪的自我。
想起最近看的一部电视剧《是精神病也没有关系》看似正常的男主也被意识所阻挡产生的问题,长期看着照顾自闭症哥哥的妈妈,也要照顾哥哥的自己,慢慢的觉得自己生下来就是没得到爱的,他生下来就是为了照顾哥哥,随着剧情发展,情感的链接产生,那些被隐藏在无意识里的被爱的时间浮现出来了,原来是我爱吃炒面,并不是哥哥爱吃妈妈才带我们去。
又想起于晶老师说的,你今天看到的日出是什么样的,那是你的日出,你的感受。也许这就是佛说的所见即所得?
答错的题会遇见对的人。答对的题会遇见对的自己。希望大家都可以遇见对的自己。期待中级班的赋能!
——学员陈可盈
/ 小 组 简 报 /
三天的线下培训眨眼过去了,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物品”能进行自我疗愈、也能疗愈别人。
在三天的培训,内容都是老师们悉心策划好的,每个环节都紧扣着,前后有呼应,理论结合实践,这样的培训效果对于我来说确实印象深刻、体验感更强。
很感谢在缘分的安排下,让我能在第七组里面认识各位组员;也很感谢各位组员对我的认同,让我成为第七组的组长;同时也感谢各位第七组的组员在这三天培训期间的自我成长、相互成长。
小组成员在学习、成长期间,执行力很强;包容性很强;非常配合各种训练的展开······在这一点上面,我也感到非常吃惊的。因为根据以往参加类似这种陌生人间的团建、培训、学习,在整个过程的感受,也没有像这次培训那样好!在这里也再次感谢各位组员对于我的认同和支持。
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天“拔苗助长”训练后,讨论环节,发现拟定的阶段目标跟总目标根本不搭边的,小组成员能坦白发言,在这点上我觉得无比舒畅。因为在日常工作当中,自己或者相关领导发言后,征询其他同事意见和看法的时候,是没有这种坦白发言的。同时也对“拔苗助长”现象和情况,有更深刻的认知。我非常感恩这次的训练感受和体会。
还有一个环节,就是自己给自己送礼物,然后给组员分别送一个礼物。我觉得这个训练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在该训练上,自我认同感能得到更大提升,能更好激发自身能量,成为更好的自己;收到小伙伴礼物的时候,再次认同和加深相应能力和品质,让我们能更好地朝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成长下去。
最后也很感谢于老师和李老师三天来的“以身说法”,毫无保留的分享,教授专业的培训内容;两位助教老师在培训期间也非常耐心和热情地服务、帮助我们!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Let's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七组组长 罗敏华
/ 小 组 简 报 /
在沙盘心理技术初级培训的三天里,我们看到了“内在的小孩”,疗愈了过去的“创伤”,拥有了更多憧憬未来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三天里,获得了安全感带来的信任,获得了倾听带来的舒服,还获得了支持带来的鼓励,这些纯粹而宝贵的情感滋养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我们第4组——小鬼头,是一个温暖的小组,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都不同程度完成了自我成长,收获颇多:
第一点,在团体沙盘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互相表达,互相倾听,互相理解,互相鼓励。这种温暖、安全和信任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到潜意识的内容,当它以鲜活立体的画面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内在的小孩”,更清楚知道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获得了成长的养分和前进的方向。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压,心情更为舒畅,表达即治愈,当内在的感受被很好地疏导后,内在的自我会变得更强大。
第二点,老师有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谁难受是谁的问题,谁难受谁成长。
而在沙盘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到“内在的小孩”,更清楚了解到未被满足的需要,从而能更好和自我相处,更好保持内在人格的稳定,同时,沙盘技术的“四不二重原则”,可以让我们更好学会换位思考,更好进行情绪管理。
第三点,表达即治愈,团队的支持和帮助,给我们勇气一直向前,在一个主题沙盘游戏中,老师让我们挑选沙具送给自己和小组成员,这是极具治愈性的一步。当我们给自己送礼物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内在的小孩”,她是可爱的,更是值得被爱的。
小小的一个举措,是自我接纳的一大步,当我们去拥抱“内在的小孩”的时候,我们也是在和过去和解。只有学会放下,才能更好向前。
当小组成员给我送礼物的时候,我会感到了被肯定、被理解、被关注、被欣赏、被鼓励的感动,这就像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心灵,更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
第四点,这三天的学习心理,让我受益颇多,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后自己或者他人被情绪困扰的时候,自己会有开导的方向,每个人给沙具赋予的含义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聆听,才能更好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教会了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一味以自己的经理经验去批判他人。
这三天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和感悟,我们在温暖中成长,在信任中前行。
我们会继续努力,努力丰富知识,提高技能,提高幸福感,成就自己,帮助别人。
——四组组长 冯杨欢
于 晶
李 鑫 蕾
分析心理学博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沙盘学组成员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认证高级沙盘师、督导师
广东省心理学会沙盘专委会委员
珠海市公安消防局特聘心理专家
大连健心海咨询有限公司特聘专家、科研部助理
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培训讲师
珠海云浩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特聘专家
鸣谢
/ E N D /
2022-05-12 14:39:13
2022-05-24 11:52:43
2022-05-12 11:42:48
2023-07-14 10: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