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众联网校--重新引领学以致用!

重新引领学以致用!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 客服电话

    点击咨询 在线客服

    GMT: 9:30-19:30

    咨询热线

    400-833-8788

    售后热线

    400-833-8788

  • 众联网校--重新引领学以致用!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众联网校--重新引领学以致用!微信公众号

投资中的行为偏差诱因,理财师们都了解吗?

发布人: 管理员

分享至:

发布时间: 2021-08-10 15:28:49

671

0

目前全球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美国领航投资总结了对投资结果影响最为深远的5大行为偏差诱因,作为理财规划师,帮助客户做好这5大行为偏差的纠正,就能够让投资者的赚钱体验得到极大的提升和改变。



01.追涨杀跌

第一个投资者的行为偏差就是司空见惯地追涨杀跌。投资者为什么会追涨杀跌呢?背后诱因的实质就是“恐惧”“贪婪”


人们面对危机都会想要采取行动,解决、修正、改善所遇到的问题,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投资和其他问题不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周围所有的人都为了投资而惊慌失措,你的明智之举恰恰是以静制动甚至无动于衷。


受本性驱使,我们会下意识认为采取行动总要好过置之不理。然而,一些漫不经心甚至置之不理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其实很多时候,这恰恰是最难做到的。



02.频繁交易

频繁交易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除了需要不断地支付交易手续费,还很可能在买进、卖出时丢掉原本属于你的赚钱机会。


而诱发投资者习惯性的频繁交易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过度自信。


其实过度自信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四大成果之一。大量的认知心理学的文献认为,人们会对自身知识的准确性过度自信,会系统性地低估某类信息并高估其他信息。投资方面的过度自信往往会危及我们的财富,因为投资市场瞬息万变,好运气和自信带来的正向价值总有用完的时候。


美国加州大学巴伯和欧迪恩教授在2001年2月的经济学季刊上记录了他们对35000个经纪账户、进行了为期6年的研究分析,共三百余万次交易,为了了解其中20%交易最频繁与20%交易最不频繁的交易者在投资回报层面究竟有何异同。


结果令人讶异:自信满满、交易频繁的投资者的年化收益率要比交易较不频繁的投资者的收益率低6%。



03.只买固收or亏的不卖

这个行为背后的诱因是损失厌恶与处置效应;


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中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在面临确定性的赚钱机会与搏一搏换取更大赚钱机会的选择,和确定性的亏损与搏一搏换取更小的亏损机会选择时,人们往往会呈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人们会倾向于选择获取确定性的赚钱机会和去搏一搏换取更小的亏损机会。这个行为背后的诱因都是出于对亏损的厌恶。


很多潜在投资者都不敢迈出投资第一步,宁可货币跑不赢通胀而贬值,也更希望看到本金安稳地存在银行存款里。这样的恐惧甚至会导致相对较有经验的投资者选择尽可能规避风险。比如两只产品,一只是赚钱的,一只是亏钱的,投资者往往会赎回赚钱的产品,而把亏钱的产品一直保留着,寄希望于它未来能够回本并盈利,账面亏损没有因为赎回变成真实亏损,就不影响心情。这其实是一种逃避,是处置效应在作祟。


但就整个投资生涯来看,这种非理性的保守思想可能会让投资人错失成千上万的盈利。



04.情绪操作

赚钱让人亢奋,赔钱让人消沉,主要诱因为“近因效应”或“新颖效应”。


近因效应指的是印象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对他人最近新的认识占据主体地位,掩盖以往形成的评价,称为“新颖效应”。在投资领域是指投资者更倾向于重视最近的产品表现数据,而不那么重视历史长久的表现。


忽略早期经验,尤其在牛市期间很可能会危及个人财富。市场上涨之时,我们往往会想当然认为市场会持续上涨,而正是“近因偏差”导致我们忽略了市场也会下跌这一事实;我们可能会因此变得过于乐观,而随着市场进入估值过高领域,个人的投资风险也会随之提高。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纳斯达克科技泡沫导致众多投资者遭受惨重损失,就是“近因偏差”行为的经典案例之一。


然而,“近因偏差”并非仅出现在市场上涨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媒体到处是股市的报道,绝望的气息四处蔓延。


虽然当时股价已大幅下跌,很多投资者却受之影响认定下跌之势仍会继续,因此纷纷抛售以求避险。然而,虽然有时周期较之更长,但股市最终还会归于稳定并恢复增长。反观低位抛售的投资者们,则没有太多机会实现扭亏为盈。



05.买卖强化

先干为敬,已经操作了之后再找一大堆理由来说服自己的行为是无比正确的,并自动过滤掉相左的观点。这种行为的背后诱因为“确认偏差”。


寻找支持自身理论的事实证据,对并不喜闻乐见的事实选择自行过滤,在很多时候可能无伤大雅,然而一旦涉及投资领域,情况可能就大为不妙了。


试想你审视自身的长期资产配置,考虑到市场估值较高已有时日,于是你决定锁定部分收益。然后,你就开始自行调研、阅读所有能够证实自身观点的内容,而其他任何与之相左的文章你都视为观点站不住脚,因此不以为然。结果,你的投资风险倒是真的降低了,但是可能本身风险控制之下的收益无疑也与你没什么关系了。


“确认偏差”不只是个人投资者会碰到的问题,专业基金经理也可能难以幸免于此:每每需做投资决策之时,他们往往更可能同意彼此的意见,而不是寻求异议、分析真实情况。


尾图 (3).jpg尾图 (2).jpg

新闻评论

关注我们
重新引领学以致用!

客服电话:400-833-8788

客服邮箱:wuhaiyu@zdhulian.com

GMT: 9:30-19:30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4-2024 众联网校-重新引领学以致用-广东众联万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Inc. Powered by 广东众联万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号:粤B2-20220428

办学许可证号:教民144060470001859,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GR201844008396,出版物零售许可证号:(粤)新出印证0712号,总部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市东上路39号越秀可逸新势力5-6栋

营业执照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26417号

技术支持: 众联科技提供技术支持